【劳模风采⑩】周雄:用心守护最甜蜜的事业
周雄(右前一)检查制糖机器情况
提起湛江制糖业,有一个人不得不提。他就是周雄,现任金岭集团生产技术总监、总工程师。这位在制糖业摸爬滚打了20多年的汉子,将毕生精力都献给了最甜蜜的事业。他见证着湛江制糖业的发展壮大,他引领着制糖业的技术革新。
20多年磨炼成就业务骨干
遂溪有“中国甜县”之称,生于斯成长于斯的周雄从小就与甘蔗和糖结下了不解之缘。1990年,刚满25岁的周雄进入国营建国糖厂工作,之后的20多年间,他辗转过多个岗位和企业,但始终没有离开过这个最甜蜜的事业。多个岗位的历练让周雄成为这个行业响当当的业务骨干。
20多年的糖业生涯中,他相继担任过蒸发岗位工人、车间技术员、生产调度、车间副主任、技术科副科长、生产技术部部长,直至金海糖业公司总经理、金岭集团生产技术总监、总工程师,可谓对制糖业的每一个环节、每一个步骤都如数家珍。
在近三十年的糖业工作中,他非常重视产品质量和生产工艺的管理工作,对糖厂管理和工艺技术发展提出了不少新的想法。在九十年代初期,他就意识到糖厂必须要充分利用制糖设备在停榨期开展原糖加工和开展多种经营糖业才会有出路。1995年,建国糖厂在上马炼糖加工项目时,他主动承担了项目的总负责人,负责项目的设计、制造、安装和生产全过程,使项目当年就投产成功,顺利完成了原糖加工生产任务,更重要的是改变了湛江糖业当时还没有炼糖生产线局面。接着又先后承担了金岭糖厂、湛江糖厂、客路糖厂、珠海平沙糖厂等企业原糖加工项目的设计、调试、生产管理,无一例外,这些项目均一次投产成功。
让甜蜜事业更加甜蜜
周雄一直在摸索改革创新,希望用自己的力量让这个甜蜜的事业更加甜蜜。通过加强生产现场管理工作,周雄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经验。具体说来就是要做好三个“落实”:一是工艺指标的落实,二是操作过程细节的落实,三是岗位与岗位之间的联合落实,这三个落实到位了,整个工艺操作、生产管理就很顺利。这项改革使公司的原糖加工生产获得了显著的成绩,原糖加工的各项指标均居同行业中最好水平。单是原糖收回率从原来的92%提高到95.2%,吨糖耗煤量从原来的0.364吨降低到0.121吨,每年能为企业获得极大的收益。
此外,针对生产过程中各个环节进行必要小修小补,如对蒸发节能改造以提高汁汽和热水利用;对中和饱充工艺技术改造以提高产品质量;对压榨衡行榨蔗以提高生产安全率和甘蔗糖份抽出率;对压滤机和分蜜机的转型升级改造以提高生产效率和糖份收回率等等。这些微不足道的改革,却取得了奇效。“投入少但收获非常显著,公司的节能效果明显,达到零排放;产品质量、生产安全率、压榨抽出率、糖份收回率等稳步提高,也为公司获取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周雄说。
制糖行业技术革新的领路人
多年的磨砺让周雄成为湛江制糖业的一位“大咖”,越来越多的技术革新任务也落到了他的肩上。近年来,他承担了公司节能减排可持续发展项目、污水生化处理循环利用项目、现代信息技术在制糖工艺的应用项目、以原糖加工优级绵白糖技术创新项目、与海洋大学和广州甘蔗糖业科学研究所三方合作的省部“产学研”专项合作项目……一项项技术革新让湛江制糖业有了长足发展。记者采访获悉,这些项目其中部分已投入运行,效果非常显著,并得到了省、市相关部门的验收。它们不仅发挥了粤西蔗区丰富的糖料资源优势,建立食糖产品精加工产业体系,促进农业增效。还通过“公司+基地+基层组织+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推进湛江地区乃至广东甘蔗的种植提高产品附加值,提高农民收入。
不断的改革创新让周雄收获了赞誉。2011年他获得全国制糖企业质量管理先进工作者称号,并连续三年参加全国糖业标准委员会会议。“我希望能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技术革新当中去,推动湛江制糖业的发展。”周雄说。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